ManageBac的使命在于提高国际学校的教学和工作效率。国际化学校若要跟国际标准接轨,既要跟符合不同的系统规划课程,还需要注册考试、提交材料给IB和其他机构审核等。如果老师们和协调员同时使用这样的系统,那么登录不同的系统有很大的风险。对于学校来说,最宝贵的人才是老师,而老师的时间是无价的。因此,ManageBac致力于在工作时间方面提高效率。
ManageBac对自己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位——千里马。千里马最擅长的是能够奔行千里,因为它们有很好的耐力和稳定性。同样的,我们依托的是可靠和稳定的服务来支持学校的信息服务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的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个学校不希望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一个不断疯狂融资的大“独角兽”身上,而更愿意与ManageBac这样持续10年,潜心致力于产品研发,服务学校,有众多客户和稳定团队的公司进行合作。值得一提的是,ManageBac是国际上所有学习平台中唯一开设了中国团队的平台,我们在上海设立了团队以针对中国课程提供最有效的支持,我们的创始人有一半的中国血统。他经常对我说,他很自豪是中国人,他也愿意把未来的精力和公司所有的资源全部都用在中国市场。
在管理上,注册IC许可证使用中国本地云托管,解决了连接速度问题。同时,课程系统不仅支持国际课程,在2018年的下半年我们还会更多地研发中国特色课程。
做教育的人大多不认同市场、投资和宣传能够让学校持续发展,而是更认可产品的质量,也就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来自老师,也就是师资力量。因此,一个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名校,关键点在于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非常完善的教学传承体系,这是我们能够帮学校来解决或者是优化的问题。
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当下都面临着什么样的难题?
因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个信息化的解决方案,第一是解放协调员,第二是解放老师,第三是一站式方案。
这个功能内置了非常多的国际课程教学标准,老师在使用时只需点击就可查看。此外,把所有的国际学校的考试、在线提交范例和课程作业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面,大家直接在线拖拽就能够使用,非常便捷。
每年国际课程标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ManageBac有专门团队负责同步此数据,目前是全球唯一做到内置并保持与国际课程标准实时同步的系统。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所有的学校,ManageBac提供24小时的线上及电话服务,目前全球所有办公室均支持此项服务。
3、在线设置作业,任务,测评,直接批改作业和提交成绩。
这一点用的是第三代的信息交流技术——STREM。我们从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以来,第一代的信息传递技术是文件,第二代是链接,第三代就是信息流。信息流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高效,它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识别出他的特色从而给他不断推送新的信息。如果把它用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针对个性化的学习报告,我们通过选择一些选项可以把学生的报告批量而快速地生成,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老师的可利用时间增多,用于更好地教学和教研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多语言家长界面,家校沟通不再是盲点。家长端界面能够看到学生所有的东西,如未来将学的课程、日程表、出勤情况、老师评语等,便于家长及时和老师、孩子沟通。
3、实时的数据切片查看和统计分析,考勤统计更轻松。对于管理者来讲,考勤统计变得更加轻松。学校课程情况和教学情况,学生们都可以在线实时看到。
4、集成多种的工具和第三方软件,单点登录。将大部分工具和第三方软件都集中到系统里,并且实现单点登录。一体化的教学体验,将多种国际学校系统和功能合而为一,上面共有13个功能。
招生系统的功能可以自定义进行部署,并且有强大的数据团队支持,2个工作日内完成学校电子表单的建立。
学校有专门针对国际招生的客户管理系统,任务分派、老师邀约、提交材料、缴费等一系列招生环节都在系统里面完成。
此外,在全球本地化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的微信系统做了支持。填写信息后用户会直接进入管理系统。学校还可以选择开通家长端中文界面,从谷歌地图切换到高德地图以及使用招商银行一网通,支付宝等本土支付功能,以此优化中国国际学校招生管理流程,提高家长体验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我们在中国区的未来规划里有三点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未来将全面支持双语学校和CNC的课程;
第二,整合更多的本地化系统和功能;如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最常用的微信;
第三,优化和完善中文产品服务的工作。
中国古代就有培养人才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跟IB课程的10种特性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把它抛弃了呢?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美国,领先于全世界,但实际上现在我们最欠缺的是文化素养。
因此,想要真正做到中国文化站起来,一定是完善基础教育。我也希望未来无论是通过政府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能带动更优秀的人才,真正把中国的教育做得更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任何择校/备考相关问题
欢迎扫码联系下方翰林择校顾问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