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复交随便挑的TA为何对浙大英语系情有独钟?吐槽国外教授语速像周杰伦的RAP之后的TA又是如何度过难关的?曾在知名投行工作TA又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保送到杜克商学院,她是如何圆梦华尔街投行的?快来今天的采访故事里一探究竟吧~
翰林X老师
商业导师
◆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管理学硕士,美国德堡文理学院艺术史学士,高中保送至浙江大学英语系;
◆10年美国、韩国生活工作经历,母语级别英语;
◆曾在韩国济州岛的布鲁姆顿教育学院担任市场总监;
◆曾在纽约华尔街投行皇家加拿⼤银⾏担任私人理财分析师;
◆曾在法国兴业银⾏担任个人银行客户经理;
◆曾担任纽约摩根约瑟夫投资银⾏分析师;
◆回国后从事商业课程教练,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员团队默契,鼓励团队前行。
虽然我一直对国外留学抱有很大的憧憬,但考虑到各种申请风险,再加上不想失去高中学校难得的保送机会,所以和家人商量过后,我决定先走保送这条路,之后再考虑留学事宜。
1保送考试的“意外之喜”
高中的我是在一所外国语学校读书,学校每年都有保送名额,学生需要先参加校内的保送考试,根据最终成绩的排名,大家再依次选择想要去的学校,当然每所大学给予的保送专业都是有限的。
当时的我考到了保送第二名,但由于第一名的学霸在挑选保送学校时,发现并没有她喜欢的专业,所以她就放弃了保送。
后来我就成为了保送第一名,所有来学校招生的大学我都可以选择。
2和浙大的不解之缘
前面说到有很多大学来我们学校招生时给予的专业都是有限的,但浙大不同,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定专业的,保送生会以预科生的身份,比高考的学生提前一学期到大学学习。
在这期间大家可以随意选课,体验不同的系生活,这点对于我来说是格外有吸引力的。
3对英语爱得深沉
我从小就对英文格外热衷,再加上当时吉林中考的英语都特别简单,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考到近120分的成绩,这个程度的知识量难以满足我,当假期有时间,我就会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看各种历史英文、原版电影等等,所以在保送到浙大后,我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英语系。
在浙大学习了一年左右,由于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的保送生,很多外国语高中的学生都已经考过SAT、托福雅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准备在浙大呆一个学期后,前往国外留学。
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我也开始一边学习喜欢的专业,一边着手准备美国留学申请。
刚到文理学院时,学习的专业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当时周围的中国学生都很喜欢经济专业,再加上我初识这个专业也觉得很有趣,所以就决定从零开始学习经济,但没过多久我就后悔了……
1从经济学到艺术史的“跨业”
学校是学到10门课就可以毕业了,当我学到第5门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主要是经济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玩,而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也并不是很好,就有点学不下去了。
后来我开始考虑换专业,正好当时学习了一门艺术史的课程,感觉非常的有意思,不仅能去各种艺术馆参观,还能认识到各种有趣的艺术家,不管未来能不能挣钱,也不管有没有中国人学这个专业,身为热血青年的我就大胆地“放飞自我”冲了。
2教授上课语速=周杰伦的rap
如果说刚到国外学习有什么不习惯的,教授们的语速真的是颠覆我的想象。本身我并没有在国际学校学习过,全英文的授课环境还是第一次尝试,在美国的第一个学期真的是如坐针毡。
教授的语速就像周杰伦的rap,当我笔记本上还没记几个词的时候,一堂课已经结束了,课后老师还会布置100多页的阅读,写essay,第二天上课就要交......
好在我比较“厚脸皮”,经常去找美国同学借笔记,他们也比较同情我,大老远过来学习,而且人文专业reading部分也比较多,比较痛苦,所以大家都很挺乐意帮助我。
此外每节课后我也会到老师办公室,更“厚脸皮”地说上课没怎么听懂,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就会用课上50%的语速再把课程的重点给我讲一遍,第一个学期就是这样熬过来了。
之后第二学期语言上适应了一切就变得轻松很多,100页的reading也很容易就完成了。
3国内外大学学习差异
因为我在国内外的大学都学习过,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差异。
一个是班级人数方面,我在浙大读书的时候,最小的班课都有40人,相当于教授1对40人,但当我来到文理学院,是没有超过25人以上的课,在这样的课堂里你可能就会有更多获得老师一对一指导的机会,专业能力提升起来也会非常快。
其次是学习的主动性,在国外老师布置完大量的作业后,如果你犯懒,不去自主完成,可能就会跟不上课堂的进度,导致挂科、无法毕业等等,所以国外学习对于自律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你控制好自己的学习进度。
最后就是团队合作,在国内完成作业、参加各种考试更多的是靠自己,独立性比较强;但在美国会强调团队的协作,比如上一些会计课,需要做presentation,这就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协商,谁擅长什么做哪一部分等等,一起合作共赢,这些是国内外大学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4艺术史到管理学的再“跨业”
艺术史这种人文类专业毕业之后大概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读到博士后出来做大学教授,但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的类型,而是更想要和人打交道,所以我直接放弃了这条路,选择尝试第二个方向去画廊实习。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他毕业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从事艺术品销售工作,他当时就建议我说还这么年轻,可以再去考工商管理相关的专业丰富一下履历,加强我的商业背景,后来我就去申请了。
虽然时间比较紧迫,但最后我申请的学校几乎都录了,包括弗吉尼亚、NYU和杜克大学的商学院,考虑到我从来没有在美国的南方生活过,想去感受一下这种不同的人文气息,我选择前往杜克大学学习。
5杜克大学申请&学习二三事
在申请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我有一个本科在普渡大学学管理的室友,和我一起申请杜克大学,他是典型的学术性学霸,GPA几乎满分,背景也非常优秀,但后来被杜克拒了,拒绝的理由是他本科已经学习过管理学的内容,他们的硕士项目希望给那些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专业的学生,欢迎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来申请。
在管理学专业学习方面,很大的难点就是时间不够,强度非常大。
例如我们每天早上8-10点上课,老师会布置商业案例分析的作业,给我们一份5-10页关于一个公司运营到什么什么情况出现什么问题的介绍,下课后小组四人就要开始讨论做方案,第二天上课做presentation,每天都在做不同的case,而且我们对成果要求很高,想做到完美,所以时间也非常紧急,熬夜到两三点做方案都是日常。
此外我还有一个本科在斯坦福学习的同学,他在本科期间就开始自主创业,市值已经过亿,还在和我们一起上课。每当老师提出什么问题,他的回答比听教授做演讲还有价值,听过他剖析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你会觉得光听到这些,学费都值了,来杜克真的是太对了。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大佬们的带领下,我感觉自己已经从学渣变成了一个半学霸的状态,非常感谢这段经历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觉得中国学生最大的特色就是很谦逊,但在找工作时你需要“逆向而行”,面对各种名企的招聘,你需要学会如何准备自己的interview,学会“推销”自己 。
1跨文化沟通技能get
我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纽约华尔街投行皇家加拿⼤银⾏担任私人理财分析师,作为公司里唯一的一名亚裔,不仅要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还要有跨文化沟通的技能。
因为其他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还停留在很久之前,需要去和他们沟通现在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我们有怎样的为人处世习惯等等,这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有趣的。
2在投行工作让我收获颇丰
在投递纽约摩根约瑟夫投资银⾏这份工作时,虽然动机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挣钱多”“光鲜亮丽”这种想法,但当很多中国同学因为竞争压力选择退出的时候,我的想法是不同的,我觉得即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可能只有1%,我也要努力争取,不想后悔。
进入公司后我发现身边的同事真的非常拼,每周工作一百个小时左右,每天只睡四个小时都已经习以为常,这种氛围也促使我加速成长才能跟上他们的脚步。
其次是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在投行里你接触的都是CEO这种级别的人物,你需要锻炼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可能今天早上刚接触某个公司,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晚上就要准备各种材料,第二天就要用这些资料把公司卖出去,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3“大富翁”游戏引发的新想法
我从小就对大富翁这个游戏很感兴趣,曾经好几天一度从早上七八点一直玩到晚上睡觉,因为我觉得里面买房子、买车、买股票都是很有意思的,我很喜欢研究这种事。
后来到了春节,当我和表弟表妹们一起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挺无聊的哈哈,我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每个人能都对这类东西感兴趣,这时候我就想可以聚集一群和我一样热爱“大富翁”的学生,大家一起聊聊怎么赚钱、怎么成立公司、怎么把商业价值最大化。
接触过几个学生后,我发现其实这些孩子周围很缺少这种环境,他们可能是学校里唯一几个很爱赚钱或者对投资感兴趣的人,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平台,他们难以接触到外界的这种知识。
所以我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教师的岗位上来了,我想让更多的热爱商业的孩子聚集在一起,一起聊聊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很多有共同语言的同学在一起,相信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选择翰林是因为我很喜欢这里的公司文化,可以和很多热爱学术的大牛导师们一起沟通交流,还能遇到很多有趣的学生,大家真的是太优秀了!
1“秒懂”专业知识的学生
我之前有带过一个没有任何商科基础的学生,他上来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说什么课他都不喜欢,他就热爱赚钱。
因为家人经商的原因,他对商业知识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在课堂上讲的任何一个商科概念,包括会计学的这些专业知识,他几乎都能“秒懂”,很快就能get到知识的要点,这名学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2“极度悲观”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名学生在我这里学习DC钻石商赛,他是队伍的leader,想要把他们的队伍带向冠军,但也是一个极度悲观的人。
但我非常欣赏他的这种品质,我是很乐观的人,他的身上有我没有的这些素质,他会从最悲观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所以他拿出的商业方案一定会是经得起市场考研的。
3我的教学优势有这些
在我的课堂上,我更倾向让学生做主导,同学们都很优秀也很年轻,在一些概念和知识点上会有自己的看法,通过不停的互动和提问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也可能会跳出现有的固定思维,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我是非常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的。
其次我是非常能找到学生身上的优势并帮助他放大,接触到不同的学生后,我也发现每个人的优势和闪光点都各有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把他们的优势最大化,而不是把学生打造成老师理想中的优秀学生。
我希望能够给学生分享他们想知道的一切,无论是我的学习还是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在这个阶段提前开拓视野,也能让他们在未来少走弯路,节省很多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探索新的世界、挖掘新的专业潜力上!
看完了X老师的精彩经历,你是否对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如果你也对如何创建公司、如何购买股票、如何挣钱感兴趣,那就快来X老师的商业课上get更多干货吧~
想来这位大牛导师的课堂学习吗?
快来一对一扫码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