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ED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早申请”,区别于RD“常规申请”。
一般同一所院校不会同时开设EA与ED。
EA/ED与RD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申请时间与限制上,还体现在录取率上。
根据美国教育网站IvyCoach公布2017年录取数据,藤校收到的ED/EA早录取申请总计37,348份,早录取占比在14.5%~27.8%之间,大大高于RD在3.4%~10.8%之间的录取率。

图片来自IvyCoach
虽然拥有截然不同的录取率,但是早申请却没有因此而拥挤不堪的原因还有就是其风险——如果没有过硬的成绩,ED没能成功获得录取,RD将不能对该校再次提交申请。
在2018年早录取招生中,中国学子共收获了169份来自顶尖名校的EA/ED offer。
不过,是来自哪里的学霸们收到了这些喜报?这是他们母校的个例还是年年稳定输出?正在考虑选择国际学校的同学和家长们自然对这个问题格外关注。
在分析具体学校数据前,我们先来看看今年大盘,啊不,整体局势特点吧。
13份听上去不多,可事实上这是能与其他顶尖高中上海美国学校(6份)、北京人大附(5份)和常熟UWC(4份)总计数目(14份)相匹敌的数目。
南外真是……不服不行。
据校方发布数据,2014年至今每年约对外招生43人左右,毕业去向大多为国内外名校。另外,南外此前一则“一届470人只有21人需要高考”的新闻轰动全国。
有人戏称南外为南京的“伊顿公学”……无论是不是玩笑,也都表现出了南外出类拔萃的教学质量。
在美本申请中,外籍国际学校无可争议地列为最优,比如上海美国学校。可见外籍在华读书的学生在申请时非常有优势。
但是也不用担心,又由于国籍不同,他们也与大部分中国学生不是站在同一个战场的对手,不过——当然,他们每获得一个名额,对你也有间接的压力。
上海美国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部。还是上海唯一一所同时开设AP、AP核心课和IB课程的国际学校。
复旦附中WLSA和UWC常熟校区的成绩在所有录取中独树一帜——与年轻的校龄(前者5年,后者2年)、较少的申请人数相对的,却是相当可观的录取率,这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项目由包括美国哈佛西湖中学、英国伊顿公学等世界知名的WLSA成员中学,和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支持。
WLSA课程班学制为三年,学生集中申请以美国大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于UWC有一句题外话,《最强大脑》新一期百强选手中的郑吉豪就是该校的在读学生,在我们昨天的文章《“考砸上北大、随缘上清华” 《最强大脑》的选手你们是来气人的吗?》中也有提到,该校每年会从全球招生200余名。
世界联合学院常熟校区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所、全世界第15所UWC,目前拥有来自95个国家的570名学生。
UWC提供两年制IBDP课程和一年制Pre-DP课程,仅包括高中学部,实行寄宿制。
美高党拥有天时、地利、人口的便利,在申请中优势尽显——
地利:高校会对本州招生有所偏重
人和:提早适应美国教育
正因美高这些优势与国内美本申请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也刺激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同学决定选择让同学们早早踏入美国校园,从中学开始接受美国教育——这也是美国留学低龄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之一。
体制内的优秀高中在申请时,原有的优势却荡然无存——矛盾主要集中在活动与成绩的真实性上。
招生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核实每一个学生的活动项目是否真实并且有含金量,于是有些时候他们宁愿选择不相信。
同时,你还不得不注意防火防盗防校友——校友的学术造假不止是招生官要担心的问题,也是你要担心的——如果曾录取某一个学校的学生入学后作弊或者学术造假,将会导致该学校或学区的学生在之后几年都在黑名单上,影响后面的学生的申请概率。这波躺枪可真是防不胜防……
下文中出现的年份均为毕业年份,比如最新录取为2018年,即2022届,以此类推。
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
今年(2022届)的全美前15的名校录取结果先从大局来看:

总体来看,前15的学校的录取在国内的公立中学(普高)和国际学校是平分秋色。海外中学也给我们国内学生战绩添色。
但是分开看,就会发现藤校的青睐对象却各有不同,接下来,顺顺会以各所高校与往年录取数据为参考帮你分析~
(中国籍)
(外籍华侨)

录取数:964人, 占比14.5%
往年哈佛的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21.1%
2019年录取率:16.5%
2020年录取率:14.9%
哈佛录取了5个中国学生,其中外籍+美高占据五分之四。幸亏有人大附中“抢救”才让整个哈佛中国籍中国学校的录取没有划零。
从中也能看到哈佛今年ED倾向于本国或者国内名声较大的国际学校,体现出了哈佛高冷和保守的本质——不过,比起这些,最让我们紧张的还是哈佛在中国的录取率越来越低。
大学

录取数:799人
比例:14.7%
这是普林斯顿7年来申请人数最多,
录取率也最低的一年。
申请人数较去年增长:8%
录取率较去年降低:0.7%
往年普林斯顿的早申录取比例:
2011年录取率:21.1%
2016年录取率:15.4%
2018年录取率:18.5%
普林斯顿和哈佛类似,倾向于海外中学和国际中学,所以还是惯于在几所比较固定的target学校中挑选录取,虽然申请人数越来越多,录取人数却越来越少。

耶鲁比哈佛和普林斯顿友好,给南外、北师大和上外附中等本土高中翻牌了,噢耶!
往年耶鲁的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15.5%
2019年录取率:16.1%
2020年录取率:17.1%
另外一条利好消息是:早申请耶鲁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减少。申请2018届时有4750份申请,而申请2020届的仅有4662人。
大家为了求稳,都选择自己录取概率比较高的学校申请,都不敢盲目申请了,所以早申请耶鲁的学生减少也不难理解——分子不变而分母减少,这也是录取率逐渐上升的原因之一。
大学
剑桥国际实验班
(The Pennington)
(ST.Anne's-Belfield)

2014年录取率:25.3%
2018年录取率:19.7%
2020年录取率: 17.6%
大学
剑桥国际实验班
(The Hockaday School)
(Cape Henry Collegiate)

往年哥大的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19.7%
2019年录取率:17.8%
2020年录取率:17.6%
哥大今年非常偏好外语学校,南外、世外、广外、杭外各一个。

往年布朗的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18.88%
2019年录取率:20.46%
2020年录取率:22.08%
与布朗不按常理出牌的节奏和文艺气质符合,他们录取了一些不错但是历来藤校录取相对少的上海德怀特和包玉刚国际学校。虽然脱离了但是还是只录了TARGET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只能说是在传统的领域里稍微“放飞”。但是值得庆祝的是布朗的早申录取率逆势上升,也是中国学生可以参考的一个好消息。
学院
(Blair Academy)

去年,达特茅斯学院在ED阶段从1999名申请人中录取了555位学生,录取率约达27.8%。
往年的达特茅斯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28.0%
2019年录取率:26.0%
2020年录取率:25.6%
文理学院早申请录取率本来就偏高,因此,达特茅斯学院作为藤校中唯一的文理学院,算是属于其中早申请录取率非常高的学校了。同时,达特茅斯近年的录取率也比较稳定。
对于国内学生来讲比起它变化不大的录取率,更需要关注的是另一个现象:达特茅斯ED就录取了寥寥5人,而其中除了来自深圳、上海和美高的学生,还有一名来自青岛的学霸——而青岛不属于前文提及的北上广深宁任何之一。
这说明对于非TARGET城市,这也是一个小成就,也说明在藤校中也有不执着于TARGET城市的学校,当然,争取到这个机会依然非常难哦!
这么一说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沮丧?
别怕,Cornell的录取结果来了!
(以城市为维度划分)
剑桥国际实验班
(St.Stephen's School)
(Annie Wright School)
(Baylor School)
康奈尔ED录取TOP4学校分别为:
南京外国语(7)
北京十一学校(3)
北师大实验(3)
武外英中(3)
南京外国语以7人录取的杰出成绩,把全国上百个国际学校、体制内外学校的数万申请人远远甩在身后,成为全国第一。
往年的康奈尔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27.8%
2019年录取率:26.2%
2020年录取率:27.4%
康奈尔的录取率还是相对平稳的,因此它将来也还会继续成为很多学生在藤校中的首选冲刺对象。
当藤校大部分录取率走低的时候,同样是藤校等级的斯坦福比起往年却有些奇葩了——
2017年度,全年只录取中国学生:5 人
2018年,仅仅早申,就已经录取了13人,竟然是去年的2.6倍。
是什么原因让人数猛增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看似充满偶然性的录取中,是否有什么规律。

外籍与美高占领了大部分,而这一块也是斯坦福录取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往年的斯坦福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10.8%
2019年录取率:10.2%
2020年录取率:9.5%
斯坦福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早申请录取率和RD没有任何差别,一样低……扎心了!
而麻省理工同样让人心碎……
(Hootchkiss School)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往年的麻省理工早申录取比例:
2018年录取率:9.0%
2019年录取率:9.6%
2020年录取率:8.5%
今年MIT只收了2个国内高中生,而且都是来自target城市北京上海的传统牛校(清华附中&上海中学)的学生。而另外三分之二的中国学生来自美高,其中3个可以核实来自于美国顶级私立高中。
可以看出麻省理工今年的ED录取比其他学校——甚至比哈佛和耶鲁还要苛刻。
斯坦福早申今年录取13名中国学子,打破最高纪录!康校早申也同样打破了去年纪录——中国生源越来越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美高学生与在华读书的外籍学生,也为中国的名校录取数新纪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看来,还没有出现能撼动去年的南外、UWC、WLSA、世外、人大附等大牛高中地位的黑马学校。
与藤校同等级的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录取率却低于藤校——对于这种“高冷”的学校,顺顺还是建议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准备好了再投递,如果没准备好还是不建议冒险,请谨慎一点,继续磨到最后的学校。
尽管早申的录取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常规申请,但是早申请也有风险,递交需谨慎,毕竟早申失败RD就不能提交了,如果被不是真爱的学校录取,你也没机会申请梦校了。
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或者是笃定申请的“真爱”梦校,早申请才会让你有决定性的优势,而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人申我亦申”。
就早早以满意的成绩收官;
合理的规划也能帮助一个“大器晚成”的同学
在RD阶段收获满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