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诺贝尔落幕,让许多人再次开始思考: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奖项,为什么我们总是无缘?
9月24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成立时说的一段话,道出了关键原因: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
– Z h e n B a n g –
都曾问过“我是谁”
『物欲、虚荣、不满足』
– Z h e n B a n g –
00后可以撕掉这些标签
『世界是“非黑即白”吗?』
– Z h e n B a n g –
哲学揭露人间的“灰色地带”
『年轻人“丧文化”流行』
– Z h e n B a n g –
为什么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存在与虚无书籍封面
哲学书单、影单推荐
书籍:
《思考世界的孩子》 (法)阿内-索菲·希拉尔 格温尼拉·布莱/著
《Think》by Simon Blackbur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by Friedrich WilhelmNietzsche
《Being and Nothingness》by Jean-PaulSartre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by BertrandRussell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by Arne Naess(Themed with Environmental Ethics)
《道德经》作者:老子
《The Fountainhead》by Ayn Rand
电影:
《死亡诗社》(my favorite movie ever)
《楚门的世界》
《搏击俱乐部》
《慕德家一夜》
《海上钢琴师》
如果希望孩子
有成熟的思辨能力
给你推荐3个好资源——
英文:赛帆思辨课程
中文:猫博士《史记》选读
丛书:《给孩子的哲理》
-
教学生如何用逻辑结构框架(即“要求、证据、影响”)回答问题; -
整理自己强有力的论证。 -
表明为什么自己的观点是有智慧的、能说服人的是很关键的; -
学习识别他人的逻辑错误并且甄别自己的逻辑谬误; 更新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和时事的认知。
详细内容→哈佛女孩的成长手记
👇咨询可扫描下方
赛帆团队微信二维码👇
猫博士,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开发了很多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课程。她教孩子阅读写作,从来不在技巧本身,而在于深层的逻辑、结构,以及思辨,这是学科内语文很缺的。
《史记选读》线上微课,带孩子跨越文言文阅读的门槛,真正读透《史记》原文,探讨道德、商业、文化,学会运用“拆解式阅读法”,掌握研究历史的多种工具,向司马迁学习写作方法。
独一无二的通识教育系列书籍《给孩子》系列,豆瓣高分9.5分,几乎每年都在国内顶尖国际化学校的书单里,成为最受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书之一,也是必读书目。
由诗人北岛集结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大家编写而成,其中《给孩子的哲理》选择了26位哲学家,参考36本经典哲学著作,选编适合孩子阅读的哲学内容是难得的给孩子哲学启蒙教育的读本。
详情及独家团购扫码
编辑 |利兹 撰文| Sam 排版 | 春天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