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余名 IOLer 从全国 200 多个考点 1500 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在这个夏天,相聚昆山,历时 4 天,完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意气风发的少年菁英们同台竞技,思维之间的碰撞点燃现场的火花。
“俗话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假期是最易弯道超车的机会。事实证明,总有‘隔壁家的小孩’将时间游刃有余地运用到极致。而你们,在座的各位同学,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晋级到中国区终选,在炎热的暑假,从全国各地奔赴到我们昆山,积极准备,争夺奖项,你们就是我眼中‘隔壁家的小孩’……”王阳先生在开幕式上给予了 IOLer 们高度的肯定。


2020 年是 IOL 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引入中国的第 9 年,截止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已有两百余个初选考点学校参与其中。已经有不少参与到 IOL 中的选手,通过比赛对于语言学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索以及对于自身思维、逻辑能力的锤炼后,成功被世界各大知名学府的相关专业录取,包含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波莫奈学院等等。

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博士,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从事信息检索和抽取、移动数据挖掘,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
付国宏 教授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意见挖掘/情感计算、文本对话等相关研究。
张霄军 博士
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教练,中国区师资培训班负责人西交利物浦大学英语系翻译技术课程主讲教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客座讲师。
郭宁萱 老师
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教练。复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语言教学者,翻译。曾任高中法语、汉语教师,语言学奥赛社团指导,有丰富的社团指导经验。
4月,我们通过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线上云端选拔的形式顺利完成了中国区初选;
8月,我们跨过山川河流,从全国各地前来,相聚在一起。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过相似的心历路程,担心是否可以顺利举办,紧张是否可以顺利抵达……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特殊的时代,我们也感到了特殊的“难”与爱,热情与温暖。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瞬间吧!
这是大家第一次步入校园的时刻——

持续、不中断的6小时?不可能吧……
不,可能。

在这里,的确会产生金牌,但是比获得金牌更重要的,是大家共同完成题目的过程和经历。当大家组成一支团队时,考察的不再仅仅是试卷上的问题,还有团队的协作与交流。
“可能大家觉得团队讨论会更容易,其实不是的,四个人的逻辑通常是非常不一样的,也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你要接受不同的另外三种逻辑,感觉自己的大脑分裂成了四份。要能够思考,同时能够接受和包容,很刺激。”来自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SPAM队的队长杨超然同学说道。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哲学和认知科学双专业在读
华东康桥国际学校 学生代表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IOL 2020 校园大使
它不需要被定义,也不能够定义你。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祝愿你们意气风发地继续前行!
IOL 2021 ,我们再见!

为选拔和输送新一年度的中学生选手,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学奥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1年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中国区初选”预计于2021年3月在全国各城市考点举办。在初选中脱颖而出的同学,可晋级中国区终选,并最终有机会代表中国,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优秀头脑们同台竞技、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