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325+
TOEFL:105+(S26)

对于心态调整不好的同学而言,后期压力太大就会导致心态崩了。会影响到自己后期的发挥。
- 高中建议9年级开始做背景提升规划。
- 大学建议从大一就开始,安排自己的标化和规划。
越早开始越好,这样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安排之后的事情。因为前期课业压力比较小,寒假和暑假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减轻之后申请的压力。
但10、11年级、大二、大三准备也是可以的,但是会很赶,需要有更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更高效的执行。早点准备,有机会冲击高级会议。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可能就会与名校失之交臂!
了解过程中,选的这个课题很匹配导师的实验室方向,而且成果还能发一篇paper。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可以去体验这个不一样的体系。
在有方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接触到了国外名校的导师,而且导师真的很尽职尽责,我们的相处,属于亦师亦友。除了教学时间外,课下导师还会给我分享很多自己了解的最新科研信息,以及学校里的情况。
对我而言,这些都是我很需要的,让我提前了解到国外的科研情况。所以我除了上课学到的知识外,对美国的学校以及科研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整个项目有趣而具有挑战性。首先关于冷冻电镜这个仪器,在我们学校是没有的,这个科研让我很直接接触了很前沿的科技。
其次,那个合成立体图像的软件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的软件,因为这个软件很前沿,关于这个软件在网上基本没有太全的教程。所以这个过程很有挑战性,有很多的空间需要摸索。
当图像呈现出来后去跟踪位点,因为位点的分辨率很高除了研究比较基本的外,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关系,这个过程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但是让成果出来之后就非常的有成就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会循循善诱,不会直接告诉你正确答案是什么,而是给你很多可以思考的方面去启发你,让自己的思维去无限的发散。当我做出一点成果之后,会鼓励我,让我有了新的动力与目标。
除了发这篇paper外,还教我做科研中的技巧和方法,这些其实和教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我未来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其实导师自己也很忙,但是还愿意在闲暇之余花时间和精力给我其他的指点,真的非常感谢他。
有时候毫无进展,自己就会气馁,他用他学校的导师会经常跑马拉松举例,说他们这样是为了让自己处于一个艰苦的环境下,能让自己成长更多。
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科研不仅需要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原创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这才是你坚持下来的动力!”
搞科研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了,会很享受那种取得新的突破和发现所带来的喜悦。
首先去学校官网去搜索相关的教职人员,每个professor都会去写自己的实验室还会介绍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去做相关的科研。我当时去哈佛的官网查找到匹配的Prof之后,又通过有方选择了很契合的课题方向。我认为这个是我录取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2、PS是你的闪光点(高中生可借鉴)
写PS的过程要有可读性,像是在讲一个故事。整个故事中要突出自己的亮点在哪里。很多人的PS只是在罗列经历,将自己写过的简历扩充一下,连句成篇,这样会让招生官和导师觉得很乏味。
教授想看的不是你现在拥有什么,能做什么?而是你是否有这个方向的潜力。所以,如果你现在学校和成绩不能是你的亮点的时候,你就需要将自己的的潜力展现出来。
基于个人来说,你想要讲一个故事,就要让自己去经历,才能讲故事完整的叙述出来,所以活动经历是很重要的。对于研究生而言,科研经历是必不可少的。
3、CV 突出自己的科研/暑研经历
比起稍显复杂的PS和RL来,CV更简洁。对于留学每年秋招的旺季来说,招生官和Prof都很忙,特别是Prof,很可能只看看你的CV,通过你罗列的信息大概来筛选合适的人才,通知面试后再来看你的PS和RL,
若你的CV不能再短时间抓住招生官/Prof的眼球,让他们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很可能就与改专业失之交臂。
所以对于申请的同学来说,着重突出自己的科研经历,让招生官和Prof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被录取的希望更大。
4、导师推荐信
我在申请的过程中拿到了两封科研导师的推荐信,首先要确定好导师的人选,要找和自己熟悉的导师!!确定好之后,需要提前跟导师打招呼!一定要和导师提前确认,并且明确好DDL。这样谨防导师忙忘了或把推荐信给他人的事情发生。
5、Networking skills 不容忽视
Networking skills不仅仅是和同龄人交朋友的能力,更是与能够帮助到自己的陌生人建立关系,互赢互利的技巧。从申请学校、到竞选社团、到找实习找工作,模拟面试。networking skills的必要性无处不在。
6、留学一定要提早
- 标化一定要尽早考出!
- 提早定专业。提前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朝着这个专业方向做背景提升活动
- 犹豫不决是大忌!留学时间很宝贵,越早开始越好!
内容:由于鞭毛缺陷导致的许多人类疾病和发育障碍可能会带走这些时刻。睡眠病威胁着撒哈拉以南非洲36个国家的数百万人,但我们一起,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来探索鞭毛的样子以及鞭毛是如何起作用的。一起探索奇妙的鞭毛领域,我们可以帮助医生来设计药物,有可能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帮助更多人过上更长寿,让他们有机会花更多时间在他们所爱的人身上。
扫码免费领取最新竞赛真题及解析
赛事冲金系列爆款讲座降重登场
陪你一路“升级打怪”爬藤申GS!
坚持每日群内打卡,享各种赛事真题备赛大礼包等众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