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关于给自家小孩报读国际学校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里增多,这反映出现在的家长对国际学校是多么的“热爱”。
国际学校为什么能走热,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
公立重点学校 vs 国际学校
中式的传统教育,基本可以称为是脑力、体力以及人性的挑战。这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是为了灌输一堆考完试就忘记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个特别重要的生存能力——“能吃苦”。
“能吃苦”的人在逆境里面是最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国内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其身上都有“能吃苦”精神。
国际学校:孩子的功课轻松,所以有很多时间做课外活动;学校尊重学生的自由人格,培养出的孩子很自信,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通常双语教学,让英文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教育方式让孩子比较容易考取以及适应国外的名牌大学。
那天我问我朋友(一个富豪的太太):“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国际学校?”
她说:“我希望我的儿子快乐。”
这些人认为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并不是教如何成功,攀升到顶峰,而是如何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对他人有价值的人。
我的一个富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哈罗读了小学初中,高中考去了英国一所寄宿学校。我问他:孩子在哈罗国际学校读书好吗?
他说:“非常好!!因为国际学校的功课比较轻松,所以孩子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一起玩,交朋友。高中我的孩子去了英国,班上还有很多孩子去了美国、香港、澳洲。我女儿现在15岁,已经全世界都有人接待了。关键是上哈罗的家庭非富即贵,那是不得了的一个人脉网络。她爹我都40多岁了,上了国内最牛逼的EMBA商学院,两年下来花了200多万的费用,也只不过全国各地有朋友罢了。层次还比不上我女儿学校的家长们。”
这就是很多白手兴家的富豪都送他们的儿女去国际学校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通过“能吃苦”的精神取得了成功,拥有了足够的财富,他们的孩子已经不需要“能吃苦”这个能力了。
大部分富豪希望他们的孩子们快乐,有独立的人格,充满创造力、自信心,生活在一个上层的圈子里面,将家族的财富和地位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说完了美国的。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国际学校申请一般都有哪些要求:
任何择校/备考相关问题
欢迎扫码联系下方翰林择校顾问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