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被腐国人民全民仰视的神秘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还是先来看看这些超牛校友吧:大诗人雪莱、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亚瑟·查托王子、英国前首相梅卡伦、前伦敦市长、现任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动物庄园》的作者乔治·奥威尔、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首位代表中国出战奥运会马术三项赛并创造中国最好成绩的华天、编撰中国富豪榜的胡润、还有男神抖森、小雀斑……世界名流、政界精英的名册里,也是处处都少不了“伊顿”的标签。
反正,伊顿公学这个名字早已经和绅士、贵族、天才、 男神划等号啦。

伊顿公学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最早为七十名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作为进入剑桥大学英皇学院的预备学校。
早期伊顿公学是一所平民学校,但到17世纪以后,学校逐渐贵族化。
现如今在民众眼中已然成了“王室”和“上流社会”的代名词,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33000英镑,然而,光有钱,还不行!
即使爸妈光有钱也没用,伊顿公学对父母的评估非常严苛。预报名的家长必须达到指定学历、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否则不予报名。
伊顿公学每届只有1,000个报名名额,录取人数为250名,大约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可以进入伊顿念书。

13年啊!这不比咱的3年房产户口证明整整多了10年啊!
然而,到了入学年龄后,男孩们还要经过笔试、面试,各种试。经过层层选拔后才能入学。

伊顿平均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有70%进入世界名校。2016年,有85人进入牛津和剑桥。
只培养了英国0.04%中学生的伊顿,却输出了英国社会的最顶端的精英阶层。
首先是特设助学金,奖励勤奋好学而缴纳不起学费的优秀学生进入这所全世界最顶尖、最神秘、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伊顿公学读书。
当然,如果你是这种天才级的优秀生,也可以逆袭成功。

入学后在伊顿公学的入学奖学金考试中荣获前五名,成为第一个考取伊顿公学奖学金的中国少年。


作为一个平民入读伊顿的例子,袁天佑和另外两个同样靠奖学金在伊顿就读的男孩一起参与了BBC制作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纪录片,也为我们揭开了伊顿公学的神秘面纱。
结果发现,伊顿好像跟我们的想象不太一样…

这三个不同族裔、不背景的孩子,怀着期待、憧憬,和那份小自豪,詹姆斯、法拉和西奥,从之前的公立学校转至入读伊顿公学。可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们大吃一惊。
这里没有皇室的高贵,也没有城堡的奢华,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艰苦!你看,大门是这样的。


这种“军事化管理生活”对于十几岁的男孩来说,刚开始确实有点难熬,他们要住普通的硬板床,穿同样的制服,抱着大书夹,穿梭在比他们年龄还要大的教学楼里…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孩子们都必须时刻穿戴着定制的“绅士校服”——黑色燕尾服、黑色马甲、白色衬衫、圆领口、黑色西裤、黑色袜子和黑色传统皮鞋。
每天,他们都要穿着这被视作伊顿学生身份象征的厚重的校服,飞奔到礼堂教室上课,穿着整齐地去餐厅就餐。

但凡少了一个衣服零件,哪怕是一个袖扣,孩子们就会被老师赶回宿舍,重新穿戴整齐后才能回来上课。
如果谁要是穿双彩色袜子,那后果…
为什么有些学生穿着不同颜色马甲?是因为在伊顿的最后一年里,学校会从各种获奖者中精选出20人为“明日之星”,名为“POP”。这些“明日之星”的马甲可以是自己选择的颜色!
当年威廉王子就曾是“明日之星”,他的马甲是一面英国国旗。
还有一些身披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如果配有银色的扣子,则代表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政务。

不过,在一年一度的“便(变)装日”,画面是这样的!



或许,万黑丛中多彩的文件夹也成为了伊顿公学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呢。

伊顿公学从住校第一天就开始培养孩子们自律、谦逊、礼貌、守时的价值观。
伊顿公学规定早上七点半必须起床,晚上九点半必须入睡。
并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查看,每天早晚,他们都会一间间敲门,督促孩子们按时起床和就寝,哪怕是繁忙的考试周也不例外。
迟到三次,就会被教导主任请去“喝茶”。
为了随时纠正孩子们的餐桌礼仪,又能保证他们每餐合理搭配,学生们会和舍监老师们一起吃饭,老师们就坐后孩子才可以进餐。

学生们一天要上7节课,每节40min,从8点半到下午3点半,中午午休一小时。
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物理、生物、政治和商业等等。
商业下有经济和管理,语言方面要必修法语、西班牙语,选修中文(mandarin)。
由于詹姆斯、法拉和西奥三人在之前的公立学校时从来都没接触过拉丁语课程,所以他们还要在课余时间接受额外的拉丁语培训。
第二年可以选择学习方向,再根据方向确定课程。
学校会安排管理策略、领导力课程、沟通小组活动等等,这些半专业的科目都是为了大学打基础。
和国内高中生全力奋战高考一样,伊顿公学里的男孩们全力为A-level做准备。
伊顿公学还采取了“分班制”!
将班级分为15个等级,每次考试后再做适当调整,为了迅速升至下一年级,也为了不输给同期入学的小伙伴们,每次考试,学生们都会全力以赴。

他们身边的同学们早就在私立学校中锻炼出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出众的学习能力和有益的组织能力,他们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标准,才能实现从“常规”到“尖端”的飞跃。
写论文、赶作业、做读书笔记,都是每天必备的任务。
除了日常课程外,伊顿公学的学生们还有着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足球、高尔夫、马球、壁球、板球,狩猎,划艇…

问及这一个学期以来的改变,詹姆斯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伊顿风格,为了下学期做得更好,他还给自己设定了新目标。
西奥说自己变得更加得体、独立,更加遵守制度了。
法拉觉得自己变得更聪明了,而且还有了更厉害的朋友圈!

虽然现在的他们还略显羞涩,但没准多年后,他们其中之一会变成首相、名流、精英…

不管怎么样,和王子、首相以及有钱人家的孩子成为校友,依然是他们一辈子难得一次的经历,三个孩子们非常珍惜在伊顿求学读书的机会,也让我们祝福他们拥有个更加精彩的未来。
内容来源:英国范儿。如有问题请后台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任何择校/备考相关问题
欢迎扫码联系下方翰林择校顾问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