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现状之一国际学校入学门槛高
“怪”现状之二国际学校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
部分国际学校的性质是民营培训机构。学校通常会挂靠在一个国际文凭组织的旗号之下,管理和运营一般都不会被国际文凭组织过问。尽管以外籍教师为核心,但也有不少学生即便在高中毕业后仍玩不转英语。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状况也令人堪忧。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莫过于2018年10月,上海某国际小学发生霉变食品事件。食堂的供应商是国际学校两大餐饮供应商之一,服务对象还包括上海美国学校、协和国际、德威、耀华等学校。
怪现状之“三”外教流动性大,影响教学质量
国际学校外教的流动性非常大,基本每2年就会换一拨教师。这就造成教师对中国学生缺乏了解,对中国也缺乏了解。很多外教仅仅在中国待几个月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就走了,这其实对学生也影响不小。
另外,一些国际学校所雇佣的外籍老师根本不具备执教的资格和水准。教学质量这一块也没有保障,因为中国的工资水平在那儿,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师觉得工资偏低。
“怪”现状之四中国学生比例高,英文语言环境差
根据CCG对309所国际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招生对象方面,只招生中国籍学生的有158所,占比51.1%。由此看来,几乎一半以上的中国国际学校招收的都是只有中国人,很难真正的做到国际学校的多元化。
新加坡的国际学校
在今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新加坡的治安排名全球首位。94%的新加坡居民认为晚上单独外出是安全的。
据2018年10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排行榜》,新加坡荣登榜首。整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系数位列全球第一,也是给学生餐食的安全做好了第一道保障。
新加坡国际学校的餐食不仅要满足新加坡相关条例,也要满足相应国家的食品安全要求。学生的餐食安全相当于拥有了两份保障。
同时,学校也会根据家长和学生的反馈,定期更新餐厅菜单。
澳洲国际学校和美国斯坦福国际学校,为所有母语非英文的孩子提供英文培训课程,在正常授课的课余进行额外的英文补习。
加拿大国际学校的双语特色尤为明显。学校将英文较弱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教师会用比主流班更简单的英文和更多的图片进行授课,课程进度与主流班一致。当学生的英文达到一定要求后,会从英文辅助班进入主流班学习。
新加坡国际学校严格把控学生国籍的多样性,保证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学生一同学习,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东南亚世界联合学院(UWCSEA)共有5000多名学生,学生来源于95个国家。学生国籍比例:英国学生16.3%,印度16.2%, 美国9.1%, 新加坡7.6%,澳大利亚7.5%。
大多数国际学校采用国际文凭课程 (简称IB课程),是很多知名大学的敲门砖,在美国、英国、澳洲学校的认可率非常高。
就2016年IB成绩来看,新加坡IB课程考生及格率占97.3%,而全球平均及格率只有70%。全球考获满分考生中有6成来自新加坡。除此之外,新加坡考生的平均成绩是38.27,也比全球考生29.21的平均成绩高出近10分。
国际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兴趣课程,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也相当注重,不少国际学校开设课后俱乐部、艺术、课外活动等特色环节,例如戏剧、舞蹈、园艺、声乐及乐器、绘画、手工、体育、礼仪、节日主题活动等等。
这是普遍的国际学校有的活动,但是新加坡除了以上的活动,还会设置参与课外活动的相关学分体系,以鼓励学生更多参与课外活动,学分会是就业考察的指标之一。
国际学校提供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课程。新加坡允许妈妈,奶奶或外婆(其中一人)办理陪读签证,至学生年满18岁。
新加坡和欧美国家相比,生活环境易适应;对于没有英语基础的人,沟通交流也不会有障碍。